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新生代表赴现代快报参访
本报讯:为助力2024级新生加深对融媒体技术环境的深切感知,增进其对新闻行业的了解,提升专业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12月10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必勇、青年教师赵一燊携2024级新闻学系学生代表赴现代快报开展企业参访。
本次活动由现代快报教育中心副主任戴明夷、产品技术与视觉中心副主任彭飞等热情洋溢地接待了参访师生一行。戴明夷详细介绍了快报的发展历程、新闻理念及融媒体转型实践成果。现代快报自1999年创办以来,一直秉承“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的办报理念,以深度报道和调查类新闻为特色,在舆论引导力和公众知名度中为南京都市报执牛耳者。现已构建起覆盖纸媒、端媒、网媒、平媒的全媒体平台,始终秉持“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新闻精神,致力于探索“现代+平台”、“现代+产品”、“现代+政务”、“现代+产业”、“现代+技术”、“现代+运营”的智媒服务模式,旗下融媒体产品曾多次荣膺中国新闻奖和江苏省好新闻奖。
周必勇简要回顾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现代快报之间长达十余年的深厚合作关系。他指出,双方以“现代传媒实训班”为合作抓手,每年选拔20-30名优秀学子参与到快报媒体实训项目中。这一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为快报注入了新鲜血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应用型新闻人才。往年实训多在大四阶段作为毕业实习开展,今年逢2024级新生初入专业学习之际,带领一批学生先行参访,有助其了解媒体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早日设定清晰的发展目标。他对现代快报的支持和培养表达了衷心感谢,他相信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也能推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在地化、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访师生一行参观了快报6楼指挥中心和中央厨房,从设备、场地、虚拟引擎技术等方面,详细了解了现代快报融媒体新产品生产工作流程。接着观看学习了快报宣传片及江苏省教育厅AI数字人苏小育宣传片、江苏省交通厅《食在行》AIGC短片等融媒体新闻产品,现场感悟AIGC、SVG、8K、5G、VR、AR、穿越机等技术效果,领略融媒实践前沿做法。
彭飞作主题分享。彭飞围绕“技术赋能”这一主题,结合现代快报在融媒实践、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际经验,为大家带来了干货满满的洞见。他强调了AIGC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如通过训练自己的模型来处理海量网络数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进入讨论互动环节。周必勇抛砖引玉,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出发,围绕“AI生成的图文视频是否会对新闻真实性产生冲击”这一议题展开讨论,引燃同学们专业热情。同学们对纷纷就“如何通过AI训练大数据模型”“AI技术在新闻生产的具体应用”“当代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未来新闻从业者的能力要求”等问题踊跃提问,彭飞均予以悉心解答,并推荐了实用的AI技术学习工具,鼓励大家积极拥抱业界新模态的变化,在课堂学习的同时,主动参与媒体实践和技术学习,扎根行业,不断提升学习力与竞争力。
三江全媒扬帆起,快报携手育英才。此次融媒体验,不仅让新生对现代快报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未来的新闻职业生涯指明了方向。未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将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与现代快报开展深化合作,致力于共同培养具有新闻理想、技术能力和伦理意识的全媒体应用型新闻人才。
(通讯 赵一燊 审核 周必勇)